春风和煦,草木欣荣,走进樟村坪镇栗林河村的大荒头梨园基地,一排排新栽种的梨树映入眼帘,躯干粗壮、枝杈繁多,尚未挂果但仿佛已让人闻见屡屡飘香,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而栗林河村梨树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大代表的关注和推动。
早在2017年,针对栗林河村缺乏特色产业、老百姓收入亟待提高等问题,镇人大就组织人大代表和栗林河村干部们多次开展摸排踏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最终敲定要打造以梨树为特色农业招牌的实践基地。
然而梨树产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大多数果农管护技术不足,种出来的果子往往口感欠佳、品相欠缺。“群众选我当代表,就是指望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当务之急是将种植梨树的优秀经验技术推广给每一个农户,即便是自掏腰包我们也要完成这个任务!”镇人大代表叶连珍斩钉截铁地说道。
叶连珍积极将梨树种植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收集整理,并向镇人大主席团反馈。接到人大代表反馈后,镇人大当即决定,以“聚力共同缔造,助推乡村振兴”主题,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为群众纾困解难。由人大代表邀请种植经验丰富的村民,与栗林河村果农分享交流梨树施肥、修剪过程中的技巧,并邀请多位梨树种植专家开展现场培训。经过专家的耐心讲解、现场教学,农户们的脸上重新焕发出了自信,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加入梨树种植的队伍中,种出来的梨子也逐渐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区人大代表、樟村坪镇人大主席陈万清也带领镇人大主席团,前往栗林河村大荒头梨树基地,对梨树的生长情况、周边生态环境开展实地踏勘、调研工作,对梨树基地的布局、梨树生长条件的改善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栗林河村还打造出“农户+基地+合作社”的产业链模式,通过签订协议,由合作社为农户补充免费优质的肥料、种苗,并提供稳定的收购出口,这也让果农们信心倍增。
2023年,栗林河村200多亩梨园共计生产商品梨5万多斤,全村农户增收40多万元。2024年,商品梨预估产量将突破8万斤,全村农户增收60万元以上。
“当年这些梨子种起来可真是不容易,费时费力不说,产量质量也不符合预期,大伙儿经常还都是望天收,还好有人大代表为咱们老百姓排忧解难,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这才把栗林河村的特色梨园产业盘活了起来,现在呀,咱们老百姓的腰包可真的是一天比一天鼓了!”梨园基地负责人杨爱萍满脸笑容地说道。
下一步,樟村坪镇将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导向,结合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和“三在三争”代表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着力聚民智、献良策、出实招,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供稿:吴昊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