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夷陵人大  |  要闻动态  |  监督纵横  |  人事任免  |  决议决定  |  代表工作  |  人大公报
高级搜索
夷陵人大
要闻动态
监督纵横
代表工作
专题专栏
文献资料
综合栏目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通知公告
· 关于征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
· 夷陵区人大办公室汽车租赁服...
  人大要闻
· 夷陵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
· 扛牢使命强化担当 实干争先...
· 夷陵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 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
· 代表视察:共话 “双集中”...
· 评出群众满意 议出履职动力
· 夷陵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 心系民生冷暖 问道物业管理
首页 >>要闻动态 > 乡镇人大
鸦鹊岭镇:人大代表赋能种出“致富菜”

发布日期:2024-03-15 浏览量: 作者:区人大 [ ]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夷陵区鸦鹊岭镇金和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碧波荡漾的简垱河穿村而过,山村田野间的油菜花竞相盛放,错落有序的蔬菜大棚蔚为壮观。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也书写出一个个基层人大代表的辛勤履职故事。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金和村村委会在谋划产业发展之路时,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搭起了村情民意的“连心桥”。镇人大代表杨俊作为金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次组织代表联络小组代表共同召开蔬菜种植民主议事会,推动共建共享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咱们这么多地到底应该种植什么?”“如果大家一起建大棚,那收益如何,需要我们承担的风险大不大”……许多村民在憧憬未来的同时对特色产业发展顾虑重重。

       区人大代表、宜昌嘉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正新的“现身说法”逐步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他向村民详细介绍了“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水肥一体化“三增三减”技术。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种植理念让村民们眼界大开,原本皱起的眉头也在议事会中的一轮轮“头脑风暴”中慢慢舒展。    

     “他这个办法好,听说他们公司的原生态蔬菜直接供到城里的学校、超市,我们要不也一起来参与试试。”村民刘良义听了杨正新的讲解后,悬着的心顿时有了着落。“蔬菜专家”杨正新是大家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在技术上“懂得多”,在服务老百姓上是“热心肠”,杨正新认真履职的所作所为得到乡亲们的肯定,赢得了信任。在他的带动下,经过前期试种,大伙儿发现成效还不错,于是纷纷出地出力,劲儿往一处使,小田变大田,曾经的分散种植变成了如今的规模化种植,最终,金和村蔬菜基地整村推进项目在代表们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推动下得以顺利实施,奏响了全村产业发展的“进行曲”。

       目前,金和村已累计投入资金1050万元,建设蔬菜日光温室大棚84个,占地260亩。建设钢架冷棚700个,占地1000亩,年产蔬菜5000吨左右,共带动2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据悉,全村蔬菜种植户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村集体实现年增收40万元,60余户土地租赁年收入增加4000元。

       产业“上新提质”,让村民们对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也有了新期盼。了解到群众的呼声后,镇人大代表陈兵主动牵头,与村委会一道邀请相关单位组建联合机构,对村内人居环境微景观进行整体设计改造。景观怎么建,还得群众说了算。为此,代表联络小组的全体人大代表入户走访,全面收集乡亲们的意见建议,并号召大家主动捐赠闲置、废弃的老物件和空闲地。历时三个月,金和村全体村民同心协力共同打造出多个美观与实用并存的“共同缔造”景观小品,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村湾湾也变得充满了艺术气息,真不错!”饭后在简垱河边散步的村民陈振威对家门口的小游园赞不绝口。

       接下来,鸦鹊岭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在农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和监督促进作用,彰显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按照“人大代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领村级组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使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供稿:王宗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宜昌市夷陵区人大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夷兴大道49号(443100) 电话:0717-7822842  传真:0717-7821841